东方电气是如何从配角跃变主角的

2005年11月产品产量1亿千瓦,2008年11月达到两亿千瓦,2011年6月达到3亿千瓦,2014年2月达到4亿千瓦,2017年4月突破5亿千
在线咨询

产品概述

  2005年11月产品产量1亿千瓦,2008年11月达到两亿千瓦,2011年6月达到3亿千瓦,2014年2月达到4亿千瓦,2017年4月突破5亿千瓦,2018年末达到5.4亿千瓦……在东方电气集团的科技展示厅,一张产量图揭示着它的发展轨迹。

  始创于三线建设时期的东方电气,初期只能生产小型水电和火电发电设备,如今已是“六电并举”,拥有强大的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太阳能研制能力,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东方电气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装机近一亿千瓦。其业绩连续15年位居世界前列,反映到产量图上,就是一条昂扬向上、稳步增长的直线。

  这条直线是怎样画就的?东方电气人给出答案:创新!

  “东方电气最核心的能力就在于创新驱动。”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说,60多年来,东方电气坚持不懈抓创新驱动发展,以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中国装备、装备世界”的梦想。

  “一根麻绳闹革命”

  “东电造,我们很放心。”2019年11月12日,东方电气设计制造的浙江安吉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导水机构在生产现场一次性通过验收,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最佳纪录,受到业主方验收组的高度评价。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水头高达700多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机组设计制造难度空前。

  “从20世纪80年代,东方电气发扬‘一根麻绳闹革命’的精神,从零开始研究抽水蓄能技术,到现在,东方电气的抽水蓄能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电机主任设计邹应冬说。

  邹应冬所说的“一根麻绳”的故事,是东方电气创始时期留下的一段佳话——三线建设时期,哈尔滨汽轮机厂包建的东方汽轮机厂在四川德阳开建,来自哈尔滨的专家到达时,厂房刚刚建好,尚未安装设备,连吊车轨道都没有。他们还没来得及卸下行囊,就投入到基建安装中去了。没有吊车,他们就开动脑筋,创新办法,用架管做滚筒、用钢筋做撬棍、用麻绳做牵引,大家喊着号子,硬是靠手拉肩扛把设备安装起来了。用这个办法,他们安装了60台设备,投入了生产。

  “一根麻绳”的故事,成为东方电气不断传承的创新基因。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生产20万千瓦以下中小型机组的东方电气,将目标瞄向自主研制30万千瓦火电机组。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东方电气全厂动员,发扬“一根麻绳闹革命”的精神,成功研制出了首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实现了大型火电产品的重大跨越,东方电气人自豪地称其为“争气机”。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发电设备企业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他们垄断着高端产品和关键技术,在大型电站工程中,东方电气等国内企业只能为别人“打工”分包制造。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尝试走出国门,也遭遇重重困难。

  “技术壁垒是国外企业为保护市场份额而经常采取的措施,如果不能突破,我国企业走出去也寸步难行。”东方电气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杨永说。

  国内外的高端市场,都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东方电气意识到,唯有创新,才是突围之路。

  东方电气采取自主开发、引进技术、项目合作、分包制造等多种方式,积累经验,促进新产品开发,创造了多项骄人业绩。在三峡工程长达18年的建设中,东方电气迈出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脚步。在工程左岸建设时,东方电气还是外国企业的分包商,到右岸建设时,东方电气由配角一跃变主角,以自主开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转轮赢得了右岸4台机组的自主研制合同,成为三峡电站的独立供应商。

  “国际竞争让我们找到了差距、补齐了短板。”东电水轮机装配高级主任操作师崔兴国说,三峡是东电大水电制造奋起追赶的舞台,也是东电大水电迅速崛起的见证。

  啃下“硬骨头”

  2019年9月27日,由东方电气研发的,也是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整机点火试验一次成功。

  “东方电气‘十年磨一剑’,从‘一张白纸’起步开展自主技术燃气轮机研制,终于在今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邹磊激动地说,东方电气主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举全集团之力,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奋力打造了“新时代争气机”。

  “我国还没有完全自主研发的重型燃气轮机投用。”燃气轮机研发相关负责人说,在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诸多领域,我国已成长到与国际并跑甚至局部领跑的水平,但燃气轮机成为我国发电装备领域国产化的最后一块“硬骨头”。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