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普陀区:探索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舟山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灵芝 2012年,舟山市普陀区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化解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重大矛盾纠纷当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
在线咨询

产品概述

舟山市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戴灵芝

2012年,舟山市普陀区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县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化解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重大矛盾纠纷当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同时,也存在着进驻部门覆盖不全、职能融合不深、信息指挥不灵、诉调不畅等问题,群众诉求多地跑、多头跑、反复跑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为此,普陀区将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坚持跑一地是底线,跑一次是常态,不用跑是目标,全面升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2017年率先打造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集指挥、化解、投诉、指导、研判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关口前移、一门受理的社会治理普陀模式。

普陀区转变工作理念,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跑一地。针对群众普遍反映诉求跑多地的问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创新打造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推动矛盾纠纷一地化解。首先,把部门合成,按照“全科门诊”的目标定位,成建制入驻了网格综治、诉讼服务、公共法律、信访和“12345政府投诉”等部门的力量,特别是针对法院的民商事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的困惑,将法院立案受理庭和简案组成建制地进入了中心。注重加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努力把中心打造成整治社会疑难杂症的“综合性医院”,推动了矛盾纠纷一门受理、一站解决。

二是闭环集成,鼓励和发动律师、公证、鉴定、评估、保险等社会力量进驻中心,协同推进调解、诉讼、仲裁工作,实现了矛盾纠纷内部闭环处置,形成集约化、系统化的优势,进一步凝聚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合力。

三是海陆联动,积极探索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完善了海陆一体,对发生在海上的海事渔事纠纷,由中心统一指挥,先由海上调解,调处不成的由中心海事渔事调解力量依法处置。

四是基层联动,推动区级中心机制和网格向下延伸,强化镇街基层治理平台,村舍全格网格衔接联动,健全落实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机制,构筑形成县域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体系,既实现了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又发挥了基层调解的作用。

普陀区优化业务流程,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跑一次”。针对群众诉求反复跑的问题,在流程上优化升级,推动矛盾化解高效化、便捷化。今年1-10月份,中心一共受理各类案件6.6万件,其中矛盾纠纷5452件,96.5%跑一次解决,群众满意率达到98.6%,时效从2018年初的4.5个工作日,缩减到2.5个工作日。化解率从2018年初的86.3%提升到了现在的93.2%。

一是推行一窗受理,兜底化解。设立了无差别的综合窗口,也就是说一个口子受理群众矛盾诉求,再分流交办到相应的服务窗口,对责任不清的矛盾诉求,由综合窗口兜底化解,避免了推诿扯皮。

二是推行调解前置,速裁保障。也就是对符合调解条件的涉诉纠纷,组建简案快调速裁团队,将调解作为前置必备的条件,引导案件诉前分流,能调尽调,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今年1-11月份,全区法院的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了34.3%。

三是推行多方会商、联动化解。建立以法官首级调解员、援助律师和职能部门参加的“3+X”会商研判机制。2018年以来,妥善处置了163起重特大疑难复杂纠纷,调成率、协议履行率均达到100%。

普陀区整合信息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不用跑。坚持互联网加社会治理,深度开发大数据运用,加热线、网络、数据等资源整合集聚,打造统一指挥体系,实现矛盾诉求线上线下联动办理。

一是“一号通”热线电话,整合城管、旅游、司法、法院等各热线号码统一为“12345”热线的投诉电话,全天候受理解答转办各类矛盾民生诉求,实行一号对外、内部流转。

二是一张网整合全平台,将投诉举报、网格平安、网格问政、海上救助等系统平台整合,搭建统一的综合信息指挥平台,将群众来电、网格上报的矛盾诉求统一归集,经研判以后通过系统派定到相应的部门和镇街去调处,实现了案件一网收集、一网分流、一网办理、一网解决。

三是一个库整合全数据,建立基本覆盖全社会的大数据库,整合了法院、教育、司法、民政、房管、海洋、渔业等16个部门的数据资源,开发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为中心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逐步提升了其分析研判、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普陀区将聚焦重点,聚力时效,巩固提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县域社会治理共同体。


(责编:马俊华、谢龙)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